1、產業上下游呈協同趨勢
與傳統電網領域特點不同,智能電網建設將促使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融合程度加深。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一些外圍企業通過聯合行業龍頭企業;下游企業通過尋求與上游企業合作等方式,開始尋找進入智能電網領域的突破口。如,軟件廠商與二次設備廠商的合作,二次設備企業向一次設備領域的延伸,自動化企業與上游科技研發機構的合作等。通過合作,一方面能夠獲取更多的行業信息;另一方面將加快產品創新,為用戶提供行業綜合解決方案,獲得雙贏。產業上下游橫向溝通的需求,將加快產業集聚速度。對于地方政府而言,盡快健全產業配套,營造產業發展環境,引導更多的上下游企業聚集,形成良好的互動,進而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2、智能電網建設將刺激發電側產品研發加快
智能電網的建設將刺激發電側應用進一步深化。首先,由于智能電網將逐步解決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并網接入問題,打破目前新能源應用的瓶頸,大幅提升國內新能源產業化能力,新能源裝備及其接入控制產品的研發將應需加速發展。其次,智能電網將要求獲取更豐富的電廠數據,進而對建設數字化電廠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智能電網建設將促進綠色發電技術和節能調度的應用,因此電廠對機組耗能與節能控制水平的提升也迫在眉睫
3、低壓配電、用電以及調度自動化領域市場空間廣闊
與輸變電領域不同,國內企業在低壓配電、用電及調度領域的產品技術和應用程度都與國外企業存在更大的差距,市場集中度也相對較低。智能電網的建設將加速上述領域技術發展,豐富的應用需求也將帶來更多的市場空間。同時,低壓配電與用戶側的應用將不僅僅局限于自動化控制,而將會與更多的業務應用、數據綜合分析決策等軟件應用解決方案相融合,形成更豐富的產品。在電力通信領域,更多大型的傳統通信設備廠商將以其在傳統通信領域的技術優勢和服務能力,強勢進入智能電網的通信領域。
4、規劃標準將逐步明朗,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隨著新一年的到來,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規劃研究也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相關規劃內容、投資規模以及標準內容也將陸續明確,為智能電網產業的正式啟動指引方向。
2010年智能電網產業格局將初步形成,產業的投資主體仍舊是以國家電網公司為主的電力企業,各類電力設備、通信設備、IT軟硬件設備企業將組成龐大的產業群,國家以及地方政府作為產業發展的引導者和產業運行秩序的維護者,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逐步推進,各層次產品逐步清晰,將形成智能電力設施設備、電力自動化、電力信息化、電力通信、智能電網運營與增值業務服務以及智能電器及終端制造等多個細分產業領域。
5、以龍頭為引領的輸變電設備市場將率先啟動
由于智能電網建設有一定的層次需求,以智能變電站等輸變電設備及電力自動化系統將成為第一梯隊,率先開啟智能電網產業的大門。雖然目前智能電網投資規模尚未出臺,但國家電網此前宣布未來2-3年將完成11600億元的電網投資,按照35%左右的電力設備占比,2009-2011年,平均每年至少約有1300多億元的電力設備市場需求。
受較高的技術壁壘和標準門檻的影響,輸變電設備市場首批發力的將以國電南瑞、南自、許繼等龍頭企業為主,外圍企業將更多采取跟進策略和更細分領域的產品研發或配套服務。
同時,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四部門印發《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特高壓直流、交流輸電設備及關鍵部件納入目錄。國家支持特高壓設備國產化目標實現,將更將有利于國內電力一次設備企業發展,企業在設備技術研發、產業化融資方面將優先獲得支援。